作者: 來源: 牡丹晚報 發(fā)表時間: 2025-06-12 09:33
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xiàn)。
日前,在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善益站”,單縣紅十字文化傳播活動吸引眾多居民參與,應急救護講師現(xiàn)場講解心肺復蘇、AED使用等急救技能,指導群眾實操練習,提高大眾對應急救護知識的認識,讓群眾身邊的急救人員多起來。
5月22日,單縣青年李汝軒在濟南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菏澤市第79例、單縣第1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是傳承紅十字精神、弘揚紅十字文化的當代青年楷模。
溫暖人心,傳遞關愛。據悉,單縣2024年6608人獻血,獻血量超2557500ml;造血干細胞入庫志愿者達170人,累計9例成功捐獻;遺體器官角膜捐獻志愿者登記超萬人,遺體捐獻5例、眼角膜捐獻6例。
單縣紅十字文化志愿者萬秋賢認為,文明不是“海市蜃樓”的美麗幻影,而是植根于文化基因、生長于生活日常、固化于制度設計的生命自覺。
文明傳承、文化傳播的背后,彰顯的是單縣紅十字組織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紅十字文化“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yè)”“進社區(qū)”“進農村”普及應急救護知識和應急避險意識,提高人們的自救互救技能;結合“雙報到”社區(qū)和“博愛家園”推進應急救護知識教育、培訓常態(tài)化、生活化。
“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粽香傳溫情 人道暖人心”主題活動中,紅十字文化志愿者向居民示范包粽子的步驟。起初有的居民手法生疏,包的粽子形狀各異,但在志愿者的鼓勵和指導下,手法逐漸熟練起來。大家圍在一起,歡聲笑語,現(xiàn)場洋溢著溫馨和諧的氣氛。
單縣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石翠英和志愿者們將合作成果分裝打包,送給環(huán)衛(wèi)工人和老年群眾,既傳承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還通過“以節(jié)傳情”方式,架起了紅十字會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單城老年紅十字會成立30多年來,會員由最初的30余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1500多人,組建了文藝、衛(wèi)生、教育、園藝、紅歌等25個分會,按照紅十字會法規(guī)章程,組織動員各分會會員,廣泛開展一系列宣傳和救助活動,先后被省、市、縣紅十字會授予“全省優(yōu)秀紅十字會志愿者組織”“應急救護與健康知識培訓工作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
“紅十字文化的傳播者也是受益者,大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聲名遠揚的榮耀。但正是平凡生活中一份堅守,讓我們成為不平凡的存在,如點點微光,匯聚在一起,便成了照亮世界的璀璨星河。”老年紅十字會會長卜憲玉在紅十字文化交流活動中感慨道。
文/圖 通訊員 劉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