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毛寬海 來源: 菏澤日報 發(fā)表時間: 2022-01-28 09:20
□ 毛寬海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的生命之魂、生存之根、發(fā)展之本,既能總結過去、指引方向,又可凝聚力量、引領未來。菏澤作為革命老區(qū)具有豐富的紅色基因,不斷挖掘和完善其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有利于為黨校系統(tǒng)干部教育工作提供更多可參考的內容載體和精神力量,進一步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對菏澤紅色基因的理解和傳承,為實現菏澤“后來居上”的奮斗目標注入動力厚植底蘊。
菏澤市紅色基因具象概述
菏澤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擁有悠久的革命歷史傳統(tǒng)和厚重的紅色文化基因。在這片土地上有為民族獨立而壯烈殉身的朱世勤、為民族解放而努力奮斗的董馥庭、抗日救國功臣朱筱舫、拋頭顱灑熱血的秦興體等革命英雄事跡。同時,在菏澤建有冀魯豫邊區(qū)革命紀念館、楊湖紅色基因文化館、魯西南戰(zhàn)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劉鄧大軍指揮部舊址、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等眾多紅色舊址和紀念場所,訴說著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百年來,黨團結帶領菏澤人民,浴血奮戰(zhàn)、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創(chuàng)造了感天動地、翻天覆地的偉大奇跡,鑄就了黨在曹州大地的浴血奮戰(zhàn)史、艱苦創(chuàng)業(yè)史、改革創(chuàng)新史,抒寫了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人民的紅色精神。這些豐富的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內核的組成部分,它包含堅守初心的為民情懷、堅定理想的革命精神、勇闖新路的創(chuàng)新精神等重要內涵。
菏澤市紅色基因融入黨校主體班教學困境
首先,菏澤市紅色資源在歷史上一段時間內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保護,而后隨著年代愈加久遠,本地許多珍貴的紅色資源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如鄆城“打得敵人不露頭”的季永臣、定陶婦女英雄朱文起、曹縣游擊隊長馬從一、抗日模范村呂溝等一系列地方紅色資源鮮少為人所知,對菏澤紅色基因開發(fā)工作產生一定困擾。其次,互聯網時代的信息風暴將眾多菏澤紅色基因淹沒于信息碎片中,網絡傳播中的眼球經濟和流量導向導致對完整的事件、嚴肅的政治人物進行片段式摘取,以及紅色基因由于自身的政治性、學理性、抽象性等原因,對其理解與認同帶來阻礙,不利于地方紅色資源的有效發(fā)揚和在黨校主體班專題教學中的積極運用。同時,在黨校系統(tǒng)主體班教學中存在著專業(yè)課融入紅色基因相關內容易沖淡專業(yè)教學的思想顧慮,以及菏澤市紅色基因融入黨校主體班各專業(yè)專題教學的方法困惑,導致在傳統(tǒng)的黨校教學過程中存在著紅色資源分配不均、紅色基因不能系統(tǒng)傳播等問題。
菏澤市紅色基因融入黨校主體班教學思路
首先,著力提升黨校教師關于菏澤紅色基因融入黨校各學科專題教學的意識、素養(yǎng)和能力。提升黨校教師關于菏澤市紅色基因的學理素養(yǎng),消除菏澤紅色基因融入黨校專題教學會沖淡專業(yè)教學的思想顧慮,創(chuàng)新黨校教師對于菏澤市紅色基因話語表達。其次,深入挖掘各學科專題教學蘊含的菏澤紅色基因元素。充分認識不同學科專題教學的差別和特點,注重在各類專題設計過程中積極融入菏澤紅色資源結合點的有效選取,找準挖掘的著力點;注重黨史及紅色文化專題主講教師和其他專業(yè)專題主講教師的密切合作;校委要注重加強培訓課程的頂層設計,各學科主講專題相互貫通,實現系統(tǒng)性挖掘。同時,有效掌握菏澤市紅色基因融入黨校主體班教學的具體方式方法。采取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手段,開拓方式多元的教育培訓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基因教育實踐。黨校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講授、現場教學、“互聯網+”等教學模式,以專題嵌入、畫龍點睛、隱形滲透等多種教學方法為主導,積極探索菏澤市紅色資源與主講專題的有效銜接,傳播和發(fā)揚好菏澤紅色基因,進而推動菏澤市紅色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黨校承擔著培養(yǎng)黨員干部的重要陣地作用,是提升黨員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前沿陣地。將菏澤市紅色基因融入黨校各專業(yè)主體班教學,有助于傳承菏澤紅色血脈,續(xù)寫先烈榮光。讓菏澤紅色基因融入廣大黨員干部血脈,讓英烈精神薪火相傳,為實現菏澤市“后來居上”的奮斗目標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中共菏澤市委黨校)